新聞中心
NEWS CENER
無人機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3-06-27
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研發出第一架無人機以來,中國無人機產業迅猛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無人機運營企業達到1.5萬家,年產值達到1170億元,尤其在民用無人機領域表現更為突出。
如今,無人機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快遞物流到農林植保,從地理測繪到應急消防,都能見到無人機的身影。歐洲科學院院士、世界無人機大會主席、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創會會長楊金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引領著世界民用無人機領域的潮流,隨著無人機應用技術的不斷提升,無人機正在以難以預測的速度與方式影響世界。
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呈現爆發式發展
新京報:中國無人機產業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楊金才: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基于發展需要,中國著手無人機研究。1966年12月,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了全國第一架無人機,名為“長空一號”,并且首飛成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技術日益成熟。1982年,西工大在軍用無人機的基礎上開發研制了民用D-4型無人機,并成功試飛,開創了國內無人機“軍轉民”的先河。D-4是中國第一款民用無人機,應用于航拍、遙感、探礦、植保等多個領域。
進入21世紀,無人機的技能表現更加卓越。以深圳大疆為代表的無人機企業發布了全球首款航拍一體機“精靈”Phantom,開辟了航拍新時代。此后,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進而推動全球民用無人機行業的飛速發展。
最近幾年,中國無人機產量更是增長迅速,其中深圳成了名副其實的全球無人機制造業高地,已經具有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人們都說“不出南山,即可造出一架成品無人機”。這得益于深圳建設了消費類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等產品門類齊全,研發、設計、制造、試飛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
截至去年底,全國無人機運營企業達到了1.5萬家,年產值達到1170億元,全國注冊的無人機95萬架,無人機實時飛行約3.86億架次,飛行時長約1668.9萬小時。
新京報:你剛提到,全國無人機運營企業達1.5萬家,全國注冊的無人機95萬架。從國際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來看,這一數量級達到了什么規模?
楊金才:中國1.5萬家無人機運營企業,超過全球其他國家及地區民營無人機企業的總和??梢哉f,在民用無人機方面,中國引領著世界的潮流。
低空經濟發展日益受到關注
新京報:無人機應用市場有哪些細分?
楊金才:無人機是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簡稱,它是一種自帶動力、無線電遙控或者自主飛行的能執行各種任務并能多次使用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在類別上,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兩大類。民用無人機又可以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
從具體的應用領域來說,目前涵蓋了航拍、攝影、農林植保、安防監控、地理測繪、電力巡檢、應急消防、快遞物流、城市管理等多種場景,囊括了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飛機、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又稱飛船)、熱氣球、無人傘翼機等。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系統產品已經為海陸空一體化的產業鏈提供了服務,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密切協作,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起到了取長補短的效果,也形成了以無人機、無人車為代表的新型供應鏈體系,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新京報:無人機產業取得顯著發展,你認為在其未來的發展中是否面臨著瓶頸?
楊金才:在無人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受空域管理限制,與地面密集公路網不同,低空一直沒有形成“公路網”。
但可喜的是,今年以來低空經濟不斷被提及,特別是在全國兩會召開之時,不少來自行業內外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在密切關注低空經濟的行業發展,并積極建言獻策,扶持新業態發展。
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正致力于這方面的建設,連續多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舉辦低空天路論壇、低空經濟發展論壇,重點提出低空天路規劃建設的重要性,為無人機在空中的安全飛行提供可靠保障,推動低空天路事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民用無人機飛手缺口預計為100萬人
新京報:無人機產業迅速發展,操作無人機的飛手數量能否追上無人機發展的速度?
楊金才:今年3月1日,民航局飛標司發布《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2022年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總數為152790個,比上一年增加了31946個。但是從總體數量來看,持有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的人數顯然不夠,我們按照發展的眼光預測,缺口大概是100萬人?,F在的數據與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2019年,無人機駕駛員被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大典,成為一種新職業。根據當時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無人機駕駛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當年相關從業者總數就高達10萬人,主要分布在航拍、農林植保、電力巡檢、航空測繪4大領域,這些領域相關從業人員超過總數的55%。
近三年來,無人機產值上升較快,增速每年都保持在30%-34%。同時,對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也不斷攀升。其中對于植保無人機飛手的需求,時任國家航空植??萍紕撔侣撁嗣貢L蒙艷華曾表示,未來植保無人機的飛手缺口在20萬人以上。這三年,我們行業銷售的無人機超過20萬架,如果再加上以前的這個缺口,那么植保無人機飛手缺口就在20萬人以上。
所以現有的無人機注冊數量和無人機駕駛員數量反差很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專業系統的飛手教育和培訓就非常重要,而且勢在必行。
中國無人機銷售額在全球占七成以上
新京報:我國在無人機制造領域有哪些成就?
楊金才:最近幾年,包括無人機在內的無人技術正被許多國家和地區視為戰略前沿技術,排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中國是無人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探索者和引領者。
經過多年積累,中國在無人機研發、制造領域已經形成了較大優勢,中國的無人機銷售額在全球占到了70%以上,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從無人機的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產業布局、普及應用和市場規模來看,目前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在世界上都處于領先地位。
在今年的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無人機駕駛城市空中交通(UAM)領域,我國居于研發的第一陣營。目前,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已經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在自主控制、導航、避障、精準定位、智能感知等方面積累了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
在動力供應方面,中國的廠商也已經研發出了高性能、高質量密度的動力電池,為無人機提供可靠、穩定、持續的電力供應,大幅提升了無人機的續航能力。在高清晰度圖像和視頻傳輸、紅外成像、激光雷達等技術方面,中國也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專利查詢數據,從2012年到2021年7月,全國無人機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個人共擁有無人機的發明專利27200件,發明授權專利達到3568件,實用新型專利19780件,外觀設計專利3308件。這是非??上驳某煽?。
無人機正以難以預測的速度與方式影響世界
新京報:你認為未來無人機產業將向著什么方向發展?
楊金才:無人機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可應用的發展空間也十分廣闊。目前在農林植保、物流配送、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十分突出。比如在農業植保領域,國內有20萬-30萬架植保無人機,每架植保無人機一天可以完成300-450畝的工作量,有的可能達到五六百畝,是傳統人力的20倍到30倍,這大大減少了農民的工作量,同時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物流配送中,我國單日快遞量已經超過1億件。不斷增長的快遞業務量使傳統的投遞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目前,京東、順豐、美團、中通、菜鳥、郵政等企業都加強力度研發大型物流無人機,構建航空物流網絡。
根據摩根斯坦利預測,205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場的價值將達到9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無人機貨運市場規模將在2000億元左右,到2030年將達到2萬億到3萬億元。因此,城市低空天路網的建設尤為重要,它將支撐起無人機應用規?;虡I化發展,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也正成為拉動社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
隨著無人機應用技術的不斷提升,無人機正以難以預測的速度與方式影響世界。
近年來,國內載人飛行器企業發展非常迅猛,不少載人飛行器相繼面世并試航,呈現出多樣化和產業化的態勢,它既可以融入地面交通運輸體系,也可以在應急救援、國防安全領域作出重大貢獻;既可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城鄉和城際間客貨運輸,也可以大大提升交通能力和效率;不僅兼顧大眾服務和個性需求,符合綠色低碳理想,也滿足人們對現代城市空中交通的設想和期望。
未來,隨著國內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和市場管理法規的逐漸完善,空中交通出行方式的改變將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軍